同事送别王顺友:相处36年的老大哥走了,但“马班邮路”精神永在

时间 • 2025-11-02 21:09:38
邮路
我们
邮递员

老大哥王顺友突然离开了,相处36年的同事何勇很难受,他们都曾是“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他们有太多共同的语言,如同亲兄弟一般。5月30日凌晨,“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王顺友同志,因病在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逝世,享年56岁。王顺友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等荣誉。6月1日上午,何勇来到告别仪式现场,送别这位曾经的“战友”。何勇告诉红星新闻,最多的时候,“马班邮路”上有二十多名邮递员,但是随着通乡公路的建成,“马班邮路”逐渐消失。何勇说,王顺友去世前,单位就只剩下4名“马班邮路”老邮递员,好比是“马儿的四条大腿”,“现在老大哥走了,我们这匹马儿就缺了一条腿,但还是要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何勇到告别仪式现场送别王顺友

最多时,“马班邮路”有二十多名邮递员

今年50岁的何勇和王顺友一样,曾经也是木里县“马班邮路”上的邮递员。“他的年龄最大,我们都叫他老大哥,他1985年开始走‘马班邮路’,我比他晚了两年,我们都是接的父亲的班。”何勇回忆。

“我们跑的是不同的乡镇,我来回一趟需要两天,他来回一趟则需要十四五天。”何勇告诉红星新闻,王顺友所负责的几个乡镇都很偏远,他们相互之间并不常见面,“有时一个月才能在单位见一次。”

每当见面,何勇和王顺友总有很多共同话题,“我们几个都是很小的时候就来到邮局工作,只要有空我们就会聚在一起,喝酒、聊天,谈人生,大家就像亲兄弟一样。”何勇说,他们“马班邮路”都有个习惯,疲惫或者天冷的时候,都习惯喝点酒缓解疲劳或抵御寒冷。

“以前,木里就县城等少数几个地方通了公路,马班邮路十几条线,远的地方一个人负责一个乡,近的地方一个人负责几个乡。”何勇告诉红星新闻,最多的时候,“马班邮路”上有二十多名邮递员。

↑王顺友生前写下的话语图据四川邮政

“虽然老大哥走了,但‘马班邮路’精神永在”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邮递员开始骑摩托送信,很少再走“马班邮路”,老邮递员只剩下几个。“送信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我和老大哥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何勇说,王顺友是个乐观的人,经常和大家开玩笑,还喜欢唱山歌。

2017年,木里县三桷桠乡通了公路,王顺友愿望成真,而“马班邮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通乡公路。何勇回忆,王顺友成为了木里县邮政公司党支部专职副书记,但他仍惦记着邮路上的各族乡亲们。他时不时下乡去看望大家,并到学校给孩子们讲党课、送邮票。

何勇说,当他在单位群里看到王顺友去世的消息时,“我开始都不敢相信,太突然了。”5月30一大早,单位里的同事纷纷赶往王顺友家中,去协助处理王顺友的善后事宜。“我在路上买了一瓶二两装的小酒,我看到白布盖在他身上。我把酒打开时,才感觉他是真的走了。”这一刻,何勇的眼泪绷不住了。

↑木里县殡仪馆悼念王顺友的横幅

在何勇的印象中,王顺友就像一头牛,埋头苦干不善言谈,工作上认真负责。“他还叫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的入党介绍人还是他。如今,交通越来越发达,投递员也更加年轻化。

何勇说:“虽然老大哥走了,但‘马班邮路’精神永在,我们会好好地把它传承下去。”

红星新闻记者江龙摄影报道

编辑于曼歌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