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实现5.5%左右的GDP增长,关键点在哪?
提振信心,预期目标就能更好地抵达。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目标为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今年5.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此前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期值的“高限”。必须强调,GDP增速目标的设定是很慎重的,很明显,要实现这个目标仍需要“艰苦努力”。按照近几年的平均增速,5.5%的GDP增长目标似乎并不难,但要知道,这是在“高基数”之上的增长,属于“高增长”。
2022年强调稳字当头,跟2021年GDP增速相比,2022年预期增长目标要低于2021年实际增速。现在的关键点是,实现5.5%的GDP增长目标靠什么?
按照常规认知,只要加大政府投资,多让地方政府发债,拉动GDP增长似乎“轻而易举”,但问题是,GDP增长率必须与就业挂钩,与居民收入增长率挂钩,与投资回报率挂钩,仅仅依靠政府投资增加的GDP“含金量”还不够。
在疫情之下,众多民营企业面临挑战,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不少企业家投资者都在观望。因而,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点,不仅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也在民营企业,需要让投资者预期好转、信心提振。
既然今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5%左右,上上下下,都必须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齐步走”,尤其要补短板,给企业家群体注入信心。
在笔者看来,稳预期很重要。怎么稳预期?宏观调控手段要准确发力,要稳住股市,尤其在美联储开始紧缩之后。股市平稳运行,企业家投资者的预期才会好转,预期向好,贷款利率下降,民营企业敢于贷款,相关研发敢于投入,有了后劲也就有了预期好转。
提振企业家、投资者的信心,预期目标就能更好地抵达。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何志成
编辑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