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失联驴友确认遇难!“死亡V”究竟是什么?|来听新闻
要闻速览
○三部门明确!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部署实施
○民政部发声!假的,千万别信!
○1至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8万个
○冬小麦收获近半,精细化服务保麦收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
6月2日,两名游客在浙江台州石人峡横渡溪流时被水冲走失联,牵动了不少网友的心。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噩耗还是传来。据浙江台州黄岩区应急管理局最新通报,2名落水失联驴友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
6月2日11时51分接到报警求助,有2名驴友在浙江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野外溪流落水失联。接警后,黄岩区组织应急管理、公安、卫健、消防救援、属地政府及社会专业救援力量等全力开展搜救工作。
因搜救区域自然环境复杂,地势陡峭,水流湍急,给救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经全力搜救,2名失联驴友于4日10时许被搜救人员找到。经确认,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善后相关工作正有序进行。
据媒体报道,石人峡曾是一个收费景区,现在已经废弃,但因为沿途有步道、吊桥、瀑布等,成为当地户外圈有名的徒步和玩水圣地,出事地点平常水流并不湍急。石人峡位于布袋山风景区附近,但风景区工作人员表示,石人峡不归景区管理。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关于此处的打卡攻略,从以往图片及视频来看,出事地点水流不急,人可以趟着溪水穿过。之所以会出现视频中水流湍急的情况,与事发前的暴雨有关。
有户外专业人士表示,他们在天气、线路、横渡方式、绳索、携带装备以及应急预案多个方面都没做好。这起事故中,从组织者到失联者,再到画面中的施救者,都缺乏基本户外自救常识,多环节的错误叠加,导致了目前这一结果。
据介绍,当地从6月1日到6月2日连续两天雨水天气,导致平时几乎没什么水流的山涧水位暴涨,受山地坡度的影响加上河道狭窄,山溪中的水流十分湍急,涉水危险很大。
网络流传出事地点丰水期(左)和枯水期(右)对比↑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透露
已获悉失联驴友中的男子身份
在该博文中,有网友留言指出,视频中绳索的架设方式,让横渡的驴友受到强力的水流推拉,形成了典型的死亡“V”字型,“陷入死亡V,任何人都坚持不了一分钟”。
在网上
不少网友都提到了
这个“死亡V”
“死亡V”是指人在绳索固定下,被水流压至水面以下无法呼吸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通过激流时,绳索的起点应更靠近上游,终点更靠近下游。在水流的作用下,人在被往下游冲的同时,也会沿着绳索向对岸滑动。但如果绳索没绷紧,或绳索两头都垂直于岸基搭建,人就会被困在呈V字型的绳索当中。在绳索限定了人不能被水流带向下游时,水就会从人的身上盖过去,造成无法呼吸。
“两名失联游客当时已陷入严重的死亡V,却因绳索链接无法解除,直接发生溺水。”
两名游客陷入死亡V状态
公益人士、户外救援专业人士王英颉告诉记者,进行户外运动时,首先应掌握天气情况。此外,组织者抵达现场后,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对路线最新情况做评估。他认为,视频中该团队没有避开雨季,且线路需要横穿涉水山谷,在这个季节和这个地势,应考虑到随时会暴发山洪。
王英颉表示,户外运动本着“欺山不欺水”的原则,若前行路上有河流阻断,应选择原路返回或者从山上绕行,不可冒险涉水。需要横渡激流时,也应首选搭建离水横渡系统,例如用树木搭桥或者绳索横渡系统,尽量不让人从水里过。
他表示,视频中人员辅助过河使用的软连接,在水中是无法帮助人抵抗洪水的冲击力的,应使用竹竿或者绳索在离水状态将两头拴紧。
“视频中只设置了保护绳,没有设置牵引绳,所以人掉下去两边没法拉。”王英颉称,通常情况下,过河时应设置两条绳索,渡河遇到危险时,岸上的人可以用牵引绳将河里的人移动,视频中的情况,即便人被拉得站立起来,也还在原地。
此外,他表示,视频中用的绳子不是专业绳索,像是拖车时用的扁绳。
“人能涉水的深度为大腿根部以下,超过这个深度,人力已经无法抵抗水流。人包应分开过河,否则背包会成为你的累赘。”王英颉说,视频中这种情况,原本或许还有最后救援机会,即松开一侧扁绳,并在松开侧末端打三个大结,从单侧往上拉或许还有机会。
汛期出游注意安全
随着气温升高
人们野外出游不断增加
当下我国已全面进入汛期
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部分地区可能出现
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汛期野外游玩
一定要注意安全!
汛期户外出行
有哪些需要警惕的事项?
↓↓↓
来源:光明网
三农新资讯
三部门明确!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
为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详情】
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部署实施
近日,《2024—2026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已印发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引领农机研产推用全链协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详情】
冬小麦收获近半,精细化服务保麦收
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已收获冬小麦面积1.57亿亩,收获进度近半。各地因地制宜推出了各类服务举措,保障小麦颗粒归仓。
民生资讯
民政部发声!假的,千万别信!
6月3日,记者从民政部获悉,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冒用“民政部老龄工作司”的名义,发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的信息。民政部老龄工作司提示,该司从未通过印发文件或其他方式组织开展招聘编外工作人员活动。【详情】
1至4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8万个
记者今天(6月4日)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获悉,1—4月份,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68万个,今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目前,山东、河北、江苏、浙江、辽宁、上海6个省份开工率超过50%。
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背采样和起飞
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
社会百态
100只麻鸭进景区灭螺
近日,贵州十里河滩景区等地出现大量福寿螺卵,工作人员买来100只麻鸭放进景区灭螺。目前,鸭鸭战队加上人工捡拾,效果不错。专家:比起清除,控制种群密度更有意义。(红星新闻)
骆驼吃柠檬被酸出表情包
男子喂骆驼“解渴串串”,吃到柠檬后,骆驼被酸出表情包。网友笑称:它这一辈子都不能原谅你了。(新华社快看)
小伙把夏天的绿色拼成一幅画
近日,重庆,一个小伙把捡到的各种花朵和叶子铺在地上,拼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孔雀。网友:感觉下一秒就要开屏了!(人民视频)
网友互动
Response
端午节临近,各类粽子已“抢鲜”上市。怎么吃更健康?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临床营养科医生李青芸介绍,从营养角度来说,粽子具有补中益气、暖胃、健脾等功效,但粽子热量高,不易消化,诱发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另外,粽子含有不少糖和脂肪,吃太多会增加肥胖的几率。正常人单日摄入量不建议超过3个小粽(每个50克左右),最好趁热吃,晚餐或睡前尽量不吃粽子。那么,你喜欢吃粽子吗?喜欢吃什么馅儿的?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定制笔记本和鼠标垫各一个。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今日小知识
明明是绿豆汤,为什么会变红?
绿豆中的多酚类物质很易氧化聚合后发生变色,但在偏酸性的水质中,多酚类物质被保护得比较好,从而让汤保留绿豆皮原本的绿色。相比红色的绿豆汤,越偏黄、绿色的绿豆汤,多酚类物质含量越高,抗氧化性越强,消暑效果也更好。可以往煮汤的水中加几滴柠檬汁或者白醋,还可以先煮沸水,然后放入绿豆,继续小火煮8~10分钟,倒出清汤。这样煮出来的绿豆汤,可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地保持碧绿色泽。
直播预告
生态文学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