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薪600元还招不到人,为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乡,来到了陌生的城市打拼。城市里的就业机会普遍较多,如果舍得下功夫的话,工资薪酬相对也不错。
“用工荒”现象
不过最近这几年,农村却出现了一种现象:“用工荒”。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农民工增量比上年减少297万人,总量增速明显比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
这种现象导致了企业招工变得越来越难。据报道,春节后广州的多家服装厂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用工压力。很多老板在街头排起长龙举牌招工,队伍长达500米。城中村中的球场也被新开辟成引流点,但人造草绿地上开不出“花”来,有老板表示,即使日薪开到600了,应征者也寥寥无几。
珠三角减少中西部就近就业增多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在东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减少,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继续增加。不过即使在沿海地区,也有所区别。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808万人,比上年减少185万人,下降1.2%,占农民工总量的54.8%。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188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下降1.2%;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452万人,比上年增加65万人,增长1.2%;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536万人,比上年减少186万人,下降3.9%。
也就是说,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工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在珠三角。“用工荒”现象为何频发?
招工难为啥?
1、机器换人、自动化
珠三角地区就业农民工减少较多,与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在用工荒的情况下,制造业也在不断升级,绝大多数企业积极开展机器换人,以求达到减员增效的目标有关。
2、企业转移
随着珠三角等地土地、劳动力等各种成本的不断上升,有部分企业转移到内地或者东南亚地区,留在珠三角的生产规模减小,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
3、就近就业、就近城镇化
就近就业、就近城镇化也是我国近几年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自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提速,不少地区人口回流十分明显。
在珠三角减少的同时,中西部就近就业的人数继续增加。
报告显示,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6051万人,比上年增加139万人,增长2.4%,占农民工总量的21.0%。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993万人,比上年增加239万人,增长4.2%,占农民工总量的20.8%。
4、中国式服务业革命
很多产业工人转行去送快递和送外卖等服务行业了。
根据《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骑手在送外卖之前,职业身份是产业工人。
75%的美团外卖骑手和77%的饿了么骑手来自农村,且大多来自河南、安徽、四川等三个省份。
要知道,这三个省份可都是劳动力的输出大省,只不过,过去劳动力都被输送到了工厂,现如今却一个接一个地扎堆到了外卖、快递等服务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在快速转型。由于很多农民工缺乏职业技能以及一定的就业能力。也是导致更多农民工没能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因此,目前也存在了企业一方面招工难、用工荒,但是一方面又出现农民工找工作难的两种相互矛盾的局面。现在一些技能岗位场需求比较大,待遇也比较高,但是却依然很难招到人。
因此作为农民工,一方面也要提高自己的就业技能,不断的适应社会、企业转型,提高自己能力,从而提高待遇。目前的用工荒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也需要企业和农民工两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