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充值百万玩游戏要求退款遭拒,要求开发票时游戏公司已注销
3年前,她在手机上玩游戏,一年多时间充值100多万,要求游戏公司退款遭拒。现在,她想让游戏公司开具发票,但对方已注销,不知该如何维权。
女子玩游戏上瘾,一年多时间充值140万元
吴女士是江苏人。5月30日,提起自己玩游戏花掉100多万元的事情,吴女士懊悔不已。
“我之前是做生意的,在当地开有一家店铺。2020年疫情期间,店里事情不多,我就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游戏消遣。”
吴女士手机上的相关游戏受访者供图
吴女士说,2020年7月她下载的这款捕鱼游戏,主要是用装备捕鱼获取游戏币。玩家可以进入体验场、积分场、核弹场和大鱼场等不同的游戏房间捕鱼。
吴女士没有想到,这款游戏竟然让她上了瘾,最终损失惨重。
“我当时就像着了魔一样,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就想往里面充值。当我醒悟的时候,身上已经没有钱了。”
吴女士说,从2020年7月到2021年10月,一年多时间,她总共充值约140万元。
“玩游戏充值的钱,一部分是我的积蓄,一部分是借款。”吴女士说,当时她是背着家人玩游戏的,家人并不知情。
怀疑游戏有问题,女子要求退款有公司支持、有公司拒绝
吴女士说,玩游戏期间,她充值的140万元进了浙江杭州两家公司的账户,一家30万元左右,一家近109万元。
在吴女士提供的游戏充值记录上,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看到,吴女士充值的名目为“购买商品(文化休闲)”,单笔充值最小额为50元,最大额为2000元。仅2020年11月,吴女士给一家公司的充值就达到15.8万余元(吴女士共向这家公司充值108.9万元)。
吴女士手机里的相关充值记录受访者供图
“游戏把我害惨了,因为此事,我的店铺也关门了。”吴女士说,充值140万元后,她越想越不对劲,怀疑游戏有问题。
2021年10月,吴女士从江苏赶至浙江杭州,向两家公司提出了退款要求。
“一家公司给我退了15万元(共充值30万元),另一家公司一分钱(充值约109万元)也没给我退。”
吴女士说,2021年10月到达杭州后,她向当地警方报了警。尽管警方出面协调,但上述公司仍不同意退款。无奈之下,她将此事反映给了浙江媒体,也就是此时,她的家人才了解此事。
5月30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从当年浙江一家媒体的公开报道看到,对于吴女士的退款要求,涉事游戏公司负责人称:他们的游戏都是程序设定好的,不存在人为操控的情况。在杭州当地派出所,吴女士开口就让他们退五六十万元,他们不同意。因为有纠纷,他们把吴女士的游戏账号冻结了,建议吴女士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充值3年后她想让游戏公司开发票,结果对方已注销
吴女士说,2021年10月,在杭州要求游戏公司退款无果后,她无奈返回江苏。此后,因为疫情原因,她和对方并未联系。
疫情结束后,吴女士想继续联系游戏公司协商退款并要求对方开具发票,这时才发现,对方已于2022年注销。
“经过咨询法律人士,我现在就要求对方给我开具发票,这是正当合法的要求。”
吴女士说,联系游戏公司之前的负责人及客服无果后,她于今年将游戏公司投诉到了杭州市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回复她,游戏公司有合法的注销手续,税务部门也是依法办事。何况游戏公司注销前已更换法定代表人,即使恢复也没有意义。至于吴女士反映的游戏公司涉嫌偷税漏税问题,税务部门已反馈给稽查部门,由稽查部门负责查处。
吴女士反映是否属实?5月30日上午,杭州市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吴女士投诉的游戏公司确实已注销,对方是按规定流程办理的注销,并无问题。吴女士反映的对方涉嫌偷税漏税问题,他们已转给稽查部门查处。
当天下午,原游戏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吴女士反映并不属实,不用理会,随即挂断电话。记者再次联系对方,欲了解详细情况,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短信亦无回复。
律师提醒:维权应及时进行,否则成本会大很多
成年人玩游戏充值的钱可以要求游戏公司退回吗?开具发票有无时限要求?公司注销后,当事人如何依法维权?
就上述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
谭敏涛指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在玩游戏过程中的充值行为是很难要求游戏公司退款的。因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向游戏充值的时候,对后果是有明确的认知的。在明知结果的情况下,很难要求游戏公司退款。
谭敏涛介绍,一般情况下,公司注销时,市场监管部门会让公司股东填写一个承诺书,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即使公司不存在,但公司的债务不能免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2020修正)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公司未经依法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股东或者第三人在公司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时承诺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债权人主张其对公司债务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他称,吴女士向游戏公司充值,游戏公司应当向吴女士开具发票。一般情况下,开具发票应当及时开具。游戏公司未给吴女士开发票不符合法律规定,吴女士可以向当地税务部门进行举报,要求对游戏公司的偷税漏税行为进行查处。
“在游戏公司已经注销的情况下,吴女士可以向法院起诉原游戏公司的股东,要求股东承担相应的责任。但作为成年人,吴女士的退款请求很难得到法院支持。”
谭敏涛提醒,成年人在游戏充值以及从事其他民事法律行为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避免钱财受损。
“玩游戏很容易上瘾,所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进行大额的充值,以免后悔莫及。此外,出现纠纷时,一定要及时维权。吴女士在游戏公司注销的情况下维权,成本相对要大很多。”谭敏涛最后说道。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佘晖编辑李智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新闻热线029-888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