抿一口倒一碗!爆火的“豆汁打卡”背后,浪费问题怎么破?

时间 • 2025-07-31 12:36:18
记者
消费
一碗
浪费

现在正值国庆长假,很多来北京的游客,少不了要尝尝北京的传统小吃,而豆汁、焦圈、咸菜丝这三件套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可以说已经成为北京一张闪亮的名片。它们代表了北京悠久的饮食文化和特色风味,除了深受本地居民喜爱外,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店、品尝,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专门前来“见识”这三件套的人数更是众多。那么,这三件套到底有多火?火爆的同时还存在着什么问题?地方特色美食又是怎样带动旅游和消费的?

记者、编辑|曹梦媛

豆汁三件套备受欢迎

为了一探究竟,农视网记者早上7点来到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的一家护国寺小吃。此时店家刚刚开门不久,记者到店时,已经有五六桌客人正在吃早餐,不到一会儿,点餐区域就排起了小队,店员们忙碌地点餐、盛餐、结账。农视网记者观察到,几乎一半以上的客人桌上都放着一碗豆汁。

(小吃店现场情况|农视网摄)

一位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小王告诉记者,他是河南人,刚来北京上大学时就品尝了这个风靡良久的三件套,没想到一尝就爱上了。如今,他对喝豆汁也是越来越痴迷,满满一碗每次都能喝完。这段时间,他也在不断探索不同小店的豆汁味道,火爆的店有时候能从店门口排队到路边。

(小王点的豆汁三件套|农视网摄)

随后,农视网记者采访了这家小吃店的王经理,她表示,每天来点豆汁三件套的人特别多,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豆汁一天能卖四五桶,一桶大概能装四五十碗。夏天点豆汁三件套的人最多,因为豆汁是凉性的,炎炎夏日来一碗冰冰凉的豆汁是解暑的良方。此外,暑假期间打卡的外地人更是纷至沓来,她还见过不少美食博主拿着手机、相机专门到店里边录视频边品尝。

火爆之下,浪费现象层出不穷

豆汁三件套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然而,这其中也产生了一些浪费现象。大家为了三件套蜂拥而来,极大程度上是冲着豆汁。王经理告诉农视网记者,豆汁是由绿豆发酵而成,所以味道发酸,放置几小时使其自然沉淀,味道会更浓郁。有些本地人喝过后觉得不太能接受,就不会再喝了;而大多数外地人都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前来尝试,一人点一碗,结果抿了几口发现自己喝不下去,无奈只好丢掉。农视网记者在这家店待了两个小时,每次翻台时都能发现有不少碗豆汁被满满地剩在了桌子上。

(被剩下的满满一碗豆汁|农视网摄)

记者发现一男一女点了一碗豆汁,却被他们放到了离其他食物较远的桌子角落。记者见状过去询问,范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北京工作,自己的弟弟这几天来北京玩,就带他来尝尝有名的豆汁三件套。当被记者问起豆汁味道如何时,弟弟愣了一下说好喝,记者看向被推到一边的一碗满满的豆汁继续询问:“真的吗?那你为什么把它放到旁边了?”弟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尝了一口,不好喝……”当被问到觉得豆汁浪费情况多不多时,范女士说,年轻人大多数以尝鲜为主,虽然知道豆汁有营养,但只要感觉不好喝就不会强迫自己喝完;一些年龄较大的人觉得豆汁助消化,对身体好,所以喝得多些。

记者第一次喝豆汁是在半年前,现在仍记得无法接受的这股酸味儿。这次,记者决定再次挑战!怀着激动而又紧张的心情,那碗飘散着熟悉味道的豆汁被端到桌前,一勺下去,直冲灵魂,记者再次戴上了“痛苦面具”。最终,这场挑战又以失败告终,不过幸好有能喝豆汁的朋友在身边帮忙“消灭”,这才免于浪费。

(农视网记者的“痛苦面具”)

消费有潜力,创新也有需求

从豆汁三件套的超高人气可以看出,现在人们的旅游方式发生了改变,大家愿意为了一个城市的美食特意去到当地体验。如今,地方特色美食成为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甚至成为旅游线路中的一个亮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而在消费方面,地方特色美食也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当地的生产和销售中,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消费市场。

比如,山东淄博凭借“淄博烧烤”这一特色美食文化IP一跃成为“网红城市”。《2023“五一”游玩井喷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业消费额环比4月增长73%,游客在淄博本地中小商户日均消费金额环比4月增长近40%。“淄博烧烤”为淄博带来的傲人消费成绩,让众多城市羡慕不已。

地方美食促经济、促消费的确是件好事情,但食品浪费问题同样不可忽略。针对豆汁浪费问题,此前采访的范女士建议,可以像商场一样摆设迷你尝鲜纸杯装,免费尝过可以接受的话再买。大学生小王认为,可以售卖小份豆汁。对此,王经理表示,2元一碗的豆汁本身利润就微小,如果推出免费尝鲜装,人力成本、餐具成本会大大增加;如果推出小份装,销售量就会减少,本就不多的利润也会随之下降。

特色美食如何避免“舌尖上的浪费”是一道待解题,但这并非无解。面对一些地方特色美食,游客不妨预先判断是否适合自己,买一份多人分享。对于店家,通过包装升级、搭配其他小吃做成套餐等方式,维持甚至提高一点价格,恐怕更受欢迎。如果将“脑洞”开得更大一些,或许还可以进行口味改良。很多案例都证明,办法总比困难多,立足传统与推陈出新并不冲突。新的花样不仅能够减少浪费,还可能凭借标新立异的体验,助推形成新的消费增长点。越是旅游城市,越应该有这样的一种服务意识、用户思维。

小吃里有大文章

希望各方都能从“豆汁打卡”中

看到消费的潜力

也看到创新的需求

举一反三,多些创新

让更多特色小吃

品牌更响、走得更远

部分资料来源丨中国食品报、京报网

责编丨常瑞民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